高利率持續衝擊,綠色股票面臨更多阻力
Peter Garnry
Chief Investment Strategist
本文要點:
- 綠色股票仍然表現不佳:儘管綠色股票(包括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)有望在 2023 年反彈,但年初至今仍大幅下跌。
- 較高的利率:由於資本密集型的特點,綠色專案的盈利能力下降。
- 天然氣價格下降:降低轉向可再生能源的經濟激勵。
- 更加關注國防支出:將投資者的注意力從綠色行業轉移。
- 電動汽車增長依然強勁:電動汽車銷量仍在大幅增長,2023 年第四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長 37%,但利率上升等挑戰依然存在。
- 蔚來財報:預計週二將公佈第四季度財報。分析師預計收入將有所增長,但仍將持續虧損。第四季度交付量低於其他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。 重點將放在運營虧損和缺乏新車型上。
今年本應是綠色股票反彈之年
自從新冠疫苗問世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,通脹隨後升至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的最高水準,綠色股票就一直承壓。今年本應是綠色股票的反彈之年,因為年初市場就積極消化多次降息(最高時達到七次)。 然而,由於通脹粘性和經濟強勁,市場預期已經改變,預期僅會降息3-4 次,這種改變對綠色股票產生了負面影響。半導體、人工智慧、國防和網路安全領域的狂熱也無法帶動綠色股票走高。
我們跟蹤的三個綠色股票主題籃子——綠色轉型、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存儲,今年迄今均下跌超過 13%,而同期半導體和國防籃子分別上漲了 16% 和 14%。令股市綠色板塊的情況雪上加霜的是,全球能源板塊(以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為主)今年迄今已上漲 2%。
造成這種糟糕表現的主要因素是高利率和天然氣價格下降。綠色轉型是經濟中資本最密集的行業之一,高利率使許多綠色項目獲利率下降。雖然綠色轉型仍將得到優先考慮,但國防議程,特別是在歐洲佔據了主導地位,隨著國防股票的強勁勢頭,市場對萊茵金屬(德國軍工製造商)的關注度超過了奧斯泰德(海上風能開發商)。
電動汽車增長放緩,但第四季度仍同比增長 37%
綠色轉型的關鍵產業之一是電動汽車(EV)產業。我們正在密切關注以透明方式公佈其純電動汽車銷量的 16 家汽車製造商。這 16 家汽車製造商在 2023 年第四季度交付了 200 萬輛純電動汽車,同比增長 37%,使這些電動汽車製造商自 2020 年第一季度以來累計純電動汽車交付量達到 1,460 萬輛。目前最大的純電動汽車製造商是比亞迪,首次超過特斯拉,而大眾仍保持在第三位,理想和寶馬爭奪第四位。
1,450 萬輛純電動汽車使石油需求減少了 0.4 百萬桶/天,與全球約 1 億桶/天的石油需求相比,這仍然是一個很小的數位,但預計到 2025 年第四季度,石油需求的累計減少量將達到 1 百萬桶/天。到 2026 年第四季度,電動汽車行業的年度石油需求將額外減少 50 萬桶/天。隨著賴特定律以及規模經濟,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將繼續下降,幾年後,除非有特殊需求,否則發達國家的消費者購買汽油車而非電動汽車是不合理的。根據賴特定律估計,到 2026 年第四季度,新型純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將下降 36%。然而,由於鋰離子電池是整體成本的重要組成,且碳酸鋰價格仍較不穩定,因此包括電池成本在內的預計成本下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。
與能源板塊的綠色轉型股票一樣,電動汽車行業也經歷了由於利率上升導致的需求放緩,以及與傳統內燃機相比,組裝複雜性較低而導致的激烈的行業競爭。電動汽車新貴 Fisker 近期表示,其資金可能將耗盡,並正在尋求與日產汽車合作。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蔚來汽車也表示需要更多資金來推動業務發展。無論是汽油車還是電池車,汽車行業仍然是資本密集型的低利潤行業。
蔚來財報:關注運營虧損和缺乏新電動車型
蔚來預計將於週二美股盤前公佈第四季度財報。分析師預計營收為 168 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 5%,調整后每股收益為 -2.70,較去年同期的 -3.61 有所改善。蔚來在 2023 年第四季度交付了 50,045 輛純電動汽車,落後於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等其他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,這兩家車企 2023 年第四季度分別交付了 60,158 輛和 131,805 輛。
蔚來在第四季度保持價格穩定,而特斯拉和比亞迪等許多其他公司則降低了價格,這可能是導致第四季度交付量環比減少 10% 的原因。儘管蔚來仍在虧損,但由於電池成本下降,毛利率有望改善,而裁員 10% 也會帶來更好的運營指標。此外,研究該股的分析師認為公司缺乏新的電動汽車車型,因此公司前景及其資本狀況仍需進一步關注。